工具只是用来完成工作的器具。拿 iPad Pro 与 Mac 对比,就像期望螺丝刀能代替工具箱一样不公平。习惯了使用桌面电脑办公的科技评论者会本能地在 iPad Pro 上寻找相似感,然后妄下结论说 iPad Pro「不够专业」。
「失望」俨然已经成为科技媒体对产品发布会的本能反应,各家对 iPhone XS 和 iPhone XR 相比较的评价也只是千篇一律「小幅升级」和「阉割降价」。对于价格和配置的过度关注,只是购买者在消费主义情境下的本能反应。当选择变多时,我们才更应该反复斟酌计算设备带给我们的价值。Apple Watch Series 4 已然还未走出 iPhone 的设下的条框,但戴着手表出门的未来看起来也不是多么奇怪。
MacBook Pro 2018 的更新带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处理器降频的事件已经告一段落, 但挑剔的专业用户依然不满当今 Mac 产品线的种种设计妥协。本期节目我们探讨了 Mac 产品线的模糊定位、移动办公性能与便携性的权衡、以及 MacBook Pro 「蝶式结构」键盘设计的优缺点。
WWDC 2018 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我们在本期节目里面深度分析了苹果的新「数字健康管理」功能、macOS 软件「iOS 化」的进程、 Siri 的止步不前、 ARKit 将面临的问提、和「后乔布斯时代」苹果软件工程的微妙变化。
Facebook 和其旗下产品几乎成为了英文世界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拥有 20 亿用户的 Facebook 近日爆出的 8700 万用户数据泄漏丑闻,让舆论也几乎一同站在了这个以「卖用户信息」为模式的科技巨头的对立面。我们是否要成为「数字难民」才能避免被这些巨头们「贩卖」?从业者是否应该限制社交媒体的影响力和增长数字,从而才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
本期《聚焦》节目中我们聊了 HomePod 的开箱和第一体验、HomePod 与其他音乐收听媒介的比较和人们消费音乐的习惯。在无主题无营养不政治正确的后秀(Aftershow)中我们也聊了滑雪。
iPhone X 来了。数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带来的不仅仅是几款家喻户晓的产品,更是一个生活方式的转变。如今被科技评论称为「未来主义」的 iPhone X,也只不过是探索终极个人电脑路上的一个中间产物罢了。
iPhone X, 正如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所说,是 iPhone 的一个新篇章。iPhone X 即将带来的变化远远不止「全面屏」、「刘海儿」、「面部解锁」、「OLED」 等等这些枯燥堆砌的辞藻而已。 iPhone X 以及未来其继任者所带来全新的交互方式和用户体验,将会再一次改变我们使用智能手机的方式。
Ulysses 从一次性购买转型成为订阅制之后,科技界再次激起了关于订阅制优劣的讨论,本期我们来聊聊文字处理和订阅软件以及后 PC 时代软件的存活模式。
二零一七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 (WWDC 2017)可能是苹果近几年以来最值得看的发布会之一。并不是不是单单因为软件更新或者是硬件产品的高水准,而是「效率」和「智能」渐渐成为苹果生态的中心。
最近的勒索软件(Ransomware)攻击事件让大众与病毒和黑客产业又一次「拉近」了距离。网络安全一直是《科技聚变》十分关注且重视的话题,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面对这样严重的网络安全事件,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微信和苹果的「不和」表面上看起来是利益之争,但最终实际上是自媒体和平台的冲突,作为内容生产者,正视平台的利弊,才能正视自己所处的位置。